本篇文章868字,读完约2分钟

为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英国皇家造币厂发行铸币,铸币上印有约翰王( kingjohn )手持羽毛笔在宪章文件上签名的照片。 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事实上,约翰王不是用羽毛笔而是用蜡封的。 但是贾斯汀·帕金森( justinparkinson )认为,这个错误真的很重要吗?

确实,约翰王没有采用羽毛笔。 和其他中世纪君主一样,他用国玺( greatseal )把自己的名字印在文件上。 经过漫长的王权争斗,到1215年,约翰国王终于向英格兰贵族们妥协,签署了《大宪章》。

学者们批评皇家造币局犯了“低级错误”。 历史学家马克·莫里斯( marcmorris )说,中世纪君主并不是“通过签名使文件生效”,而是“盖章”。

皇家造币局反驳说,铸币上展示的画面“不是为了再现真实的场景”。

虽然没有使用羽毛笔,但在某种意义上“签名”了“大宪章”吗? 牛津英语词典》中“签名”一词的定义是:“(在信件和文件上)盖章,将其作为识别和验证的手段。 盖章或盖章。 盖章。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最先采用这个动词的是约翰王的儿子亨利三世。 他说“盖章签名”。

实际场景并非如此

因此,当时的“签名”的定义比现代社会的定义更广泛。 现在,我们认为“签名”一定是把他的名字写在身上表示同意的态度,而且是亲笔签名。

皇家造币局应该受到谴责吗? 牛津大学现代历史系教授简·卡普兰( janecaplan )说:“我认为不应该如此苛责皇家造币局。 真实的历史情况多而杂,人们犯一点错误也是理所当然的。 ”。

《大宪章》实际上是国王和男爵们之间的口头协议。 文件随后写好,官员们盖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约翰王也没有亲自盖章。 当时的文件是为了在公共场合朗诵的,中世纪的官方文化多是口头的,和现代不同。

蜡封用来说明《大宪章》是国王的真正意志。 大英图书馆中世纪写真本馆馆长克莱尔·布莱尔( clairebreay ) :“盖章是文件生效以前的传统方法。”

根据现代社会对“签名”的一贯定义,《大宪章》不是“签名”。 但是,1215年不属于现代社会。

标题:“约翰王真的“签署”了《大宪章》吗?”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