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梦)金秋八月,花城广州迎来了一场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学术盛会。8月15-16日,以“新空间•新业态•新交通”为主题的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在广州市隆重召开。这场汇聚行业智慧的盛会,为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杭州浙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作为专委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37次年会,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代表现场参会。这也是继1988年、2002年后,广州市第三次承办这一行业盛会。

本次年会包括1场大会、13场专题论坛和1场中学生交通实践,专题论坛还涉及1场焦点辩论会和3场圆桌论坛。共有超过100位权威专家跨界对话,超过21家科研机构、15所顶尖高校、15个科技领军企业和咨询公司参会,共同探索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年会嘉宾阵容强大,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代表。发言嘉宾包括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王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中国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国胜,清华大学教授曲小波,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帅,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星,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鸿,东南大学教授张峻屹,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交通规划分院院长张天然以及伍兹贝格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公司总裁孙超等。

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与会专家围绕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智慧交通技术在出行服务中的深度应用、低碳交通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例如首日大会上,王凯院长作了主题为《存量时期精准适配的交通供给思考》的演讲。他基于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交通发展新需求、效能提升与安全韧性成为高质量发展瓶颈的新挑战,提出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逻辑:构建“精准评估、精细设计、精心运维”新闭环,并构建“体检先行、人本设计、精心运维”的技术方法,为存量时期的交通精准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而在次日的专题论坛中,伍兹贝格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公司总裁孙超就“轨道车站地区‘社区化、商业化’开发设计的理念”这一议题展开了详细阐述,提出轨道车站不应仅作为交通节点,更应成为融合商业服务、文化体验与社区互动的复合型空间。他强调在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将车站与周边商业体、社区设施有机串联,形成“站城一体”的生活圈。同时,他结合国内外多个成功案例,系统展示了如何通过一体化的设计策略来激活车站区域:从建筑形态的创新、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营造,到融入智慧化管理手段,全方位地提升轨道车站地区的活力与吸引力。他的分享为参会者带来了关于城市交通节点空间设计、开发的全新思路,引发了现场嘉宾的热烈讨论,不少专家表示将在后续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参考借鉴相关经验,共同推动城市交通与空间环境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本次年会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注重培育新生力量,有效促进了学科交叉与创新实践。会议成果丰硕:共征集论文320篇,录用218篇,其中23篇获选宣讲;同期收到的51幅摄影作品与4部短视频,也充分展现了交通规划的多元魅力。

四十六载春华秋实,三十七次薪火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将继续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实现人民美好出行愿景贡献智慧力量。正如会场展示的往届年会历史照片所诉说的那样:变革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为城市交通谋发展的初心;更新的是技术,传承的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

标题:新空间•新业态•新交通——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广州启幕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scj/4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