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250826/14343132C-0.png

2023年3月30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工业数字化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以“加快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十四五”建设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平台机构、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代表和主流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共襄工业行业盛举,共商工业数字化未来。

/uploads/allimg/250826/143431LL-1.png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吴钰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吴钰副会长表示,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数字经济的底色越来越厚重,数字化正加速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已成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工业企业实现提质扩量增效的迫切需要。

吴钰副会长强调,“数实融合”既是数字经济的发展的预期目标,也是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鉴于我国“数实融合”还停留在较为初级阶段的现状,吴钰副会长建议探讨“数实融合”的本质、关键和不同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并从实践出发,诠释融合中所释放的生产力和带来的新收益。基于此,吴钰副会长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第一,通过“数实融合”来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有序转移。在这过程中,在沿用以往优化布局的常规举措下,更要注重挖掘“数字转型”所带来的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第二,通过“数实融合”来加快提升我国重点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科学研究、试验发展、技术开发新范式,夯实我国工业赖以生存、竞争力根本保障的材料、能源工业的发展基础;第三,通过“数实融合”赋能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数据赋能的新途径。要通过各类“产业大脑”帮助中小企业做好市场定位、战略选择,确保其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处于有利位置。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作了题为《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陈学东院士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的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陈学东院士提出,未来十五年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必然要求,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建立可持续的机制,将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市场与政府力量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二是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完善城镇化工业布局,提高工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国防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三是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智能制造进园区,提升智能化水平。围绕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高端装备,打造整机生产为中心,上下游紧密协同、基础件完整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统筹新型工业化战略科技力量。立足重大产业布局,统筹全国创新资源,优化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布局,按照基础研究、共性研究、应用研究开展协同开发,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体系等;五是遵循“四个面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布局制造领域国家创新平台体系。

多位重量级嘉宾代表各自领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国产工业软件在数字化转型、市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鸿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李希茂副总经理,分享了题为《瞄准工业需求创制国产软件》的报告。鸿之微成立于2014年9月,是国内专注于从事多尺度仿真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高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提供通用的材料多尺度仿真平台和基础材料数据库,加速材料研发创新。以及高水平定制化计算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优化工艺。鸿之微依托自有的核心算法,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物理所等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依托其独特的产学研模式研发出诸多工具软件,实现国产替代。鸿之微致力于发展国产自主可控的材料多尺度仿真与设计工业软件产品,公司专注材料设计与工艺仿真软件开发10年。目前在集成电路、锂电能源、合金制造、及化学化工领域中的材料设计细分领域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多尺度计算软件及平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多个头部企业落地。公司产品主要帮助企业在研发新材料和工艺之前进行理论仿真,减少实验试错成本,提高新产品与工艺迭代研发效率。鸿之微是国内首家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尺度仿真和材料设计软件的高科技公司,同时部分算法软件属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客户群体为高校研究院所老师和头部企业。鸿之微软件产品已经在国内600多家高校中得以应用并被认可,为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而努力,成为鸿之微发展动力和价值的来源。 鸿之微积极同新材料研发相关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协同创新,结合整个产业链,持续开发标准化的工业软件,并应用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加速研发与创新的首选合作伙伴。

上海灵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孙良泽总经理发表了题为《低代码PaaS开发平台在垂直工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的报告。上海灵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自主工业软件的研发领域,在国际工业软件市场也一直处于先进水平,依托公司自研的低代码PaaS开发平台,聚焦纵深行业,坚持立足客户,聚焦产品,深耕行业,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目前,灵娃智能自主研发的低代码PaaS开发平台已大量应用于工业电器、汽车零部件、航天、通用机械等行业。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例,灵娃智能基于灵娃低代码PaaS开发平台强大的快速开发支持能力,为艾斯曼、飞旭电子、长安、吉利等企业打造了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涵盖生产计划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控、设备监控等多个关键环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报告中,孙良泽总经理分享了如何在垂直工业中利用低代码PaaS开发平台进行定制化深度开发,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构建符合其业务逻辑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他强调,深入行业,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工业软件最大的价值。

北京适核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后刘召远在《面向先进核能系统高精度模拟计算的国产自研蒙卡程序RMC的研发进展》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国产自研反应堆蒙卡程序RMC(Reactor Monte Carlo code)的研发进展与应用。依托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室(REAL-Reactor Engineering Analysis Lab),RMC针对反应堆计算分析中的基本需求,同时结合先进与新概念反应堆设计时几何结构灵活、中子能谱复杂及材料组分多样、各向异性及泄漏强等特点进行研发,是多物理多尺寸耦合核能系统数值分析平台的物理计算核心。目前RMC主要应用于核反应堆堆芯设计、临界安全、屏蔽分析和聚变中子学,并结合“核热”、“核热力”、燃料性能等多物理设计分析的需求,逐步发展为以反应堆应用为主的多物理耦合平台,已在多个核能重点单位的重大/重点项目设计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uploads/allimg/250826/143431NQ-2.png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发展的攻坚之年,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点,本届论坛汇聚了前沿人才和技术,推动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以“转型”“融合”为重点,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擘画智能制造蓝图。“中国工业数字化论坛”已经成功办十届,未来,中国信息协会将继续依托“中国工业数字化论坛”这个平台,以更开放的姿态吸纳社会各方参与,通过深入交流、深度对话、深刻思考,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数字强国贡献力量,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莹

标题:第十届中国工业数字化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scj/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