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5字,读完约3分钟

《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冯涛常雷)6月18日,北京市政协(CPPCC)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组织常委会进行了检查。活动期间,《今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三年来,北京市卫生和卫生委员会新批准设立了6家中外合资和香港服务提供者设立的医疗机构,17家在本市注册的中外合资和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的医疗机构,以及300多名在本市执业的外籍医生。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北京市禁止和限制新产业目录》(2018年版)明确规定,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五环路设立服务国际交流中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受本地区禁止和限制目录的限制,鼓励发展国际医疗服务。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2019年4月,市卫生计生委会同民政局制定了《医疗和养老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安排》,并确定了一批示范培训项目,如联合家庭妇幼保健院、朝阳国际医院、海淀国际医院等。5月,北京市国际医疗服务发展改革创新工作方案编制完成,正在书面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意见。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事实上,早在2018年12月,市卫生计生委就制定了《北京国际化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朝阳区、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昌平区、顺义区六个试点地区,以及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七个试点医疗机构。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然而,北京国际医疗消费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CPPCC常务委员会表示,北京在国际医疗保健方面仍需改进。目前,国际医疗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在国际化思维、医疗保险和国际支付方面存在不足,可以通过鼓励中外合资医疗机构来弥补。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具体来说,首先,北京的国际医疗服务试点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试点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财务管理、价格管理、保险对接、药品和设备进口等方面的部门政策协调;第二,国际医疗服务仍然缺乏明确的服务标准和准则,需要在医疗程序、环境设施和医疗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第三,外国人记忆服务的信息引导不完善,方便人们的英文版医疗服务发布相对较少,存在查询和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联合家庭医疗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文雪表示,对于外资民营医院来说,仍然存在高税收和高人工成本的问题。以联合家庭为例。联合家庭每年纳税2.5亿元,但税前利润只有3.8亿元。增值税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0%,而国际行业利润不到10%。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对此,CPPCC常委会表示,国务院下发的鼓励社会办医的文件提出,社会可以按规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后续实施更多配套规则将逐步解决医疗机构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税收和财务问题。

标题: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呼吁政策加速补给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