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第二届水医学分论坛在杭州举办。本次论坛以 “水养生命,医证其道” 为主题,汇聚了国内水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领军企业代表及行业从业者,共同围绕“水与健康”展开深度交流与前沿探讨。
发布《健康饮水专家共识》,确立科学饮水十大准则
论坛期间,发布了由多学科专家联合研讨制定的 《2025年第二届水医学论坛健康饮水专家共识》。该共识明确提出十大核心准则,强调水质安全是首要前提,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天然矿物质不可或缺,健康饮用水应含有适量天然矿物质元素;并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提出精准饮水指导。共识还呼吁公众慎重选择缺乏国家标准与临床医学验证的概念性饮用水,提升饮水健康素养,共同守护水源生态。
前沿解码:健康水的医学价值成为焦点
论坛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一系列前沿报告聚焦水与健康的医学关联。原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荣誉主席金大鹏从宏观视角阐释了饮水健康与医学的深层联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田廷山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健康价值;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则深入剖析了水中矿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此外,氢分子研究成为本次论坛的热点议题。上海交通大学兼 职教授孙学军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雪梅教授等多位专家,分别从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角度,报告了氢分子在健康维护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关于低氘水、天然苏打水、冰川矿泉水等健康水在慢病管理与代谢调节方面的探索,也为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发展方向。
标准引领:三项团体标准深度解读,推动行业科学规范
为推动饮用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重点对三项拟发布的团体标准进行了解读:《婴幼儿适宜饮用水》、《泡茶适宜天然泉水》 以及 《纳米氢气泡饮用水》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锦亚对标准的制定思路、技术指标与应用场景作了系统阐释,指出这些标准将填补相关领域空白,为消费者提供科学选购依据,也为行业创新与品质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跨界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不仅是学术观点的碰撞平台,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场。议程内容覆盖从“水中氢气检测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到“氢农业应用”的产业拓展,再到“碱性水研究”与“控糖人群适宜饮水”的应用探索,实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市场转化的全链条讨论。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马锦亚主任委员表示,未来将继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医学交流平台,推动中西医融合视角下的水与健康研究,引导行业自律与规范发展,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民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精准响应了公众对健康饮水的日益关注,为我国水医学的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标题:聚焦“水养生命,医证其道”,第二届水医学论坛在杭州举办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491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