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0字,读完约7分钟

“如果改革只解决了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农民的需要,那就很难成功。农村改革成功的标志是看农民得到了多少好处,这是我们改革的立足点。”在4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2018海峡两岸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讲述了他参与农村金融改革进程的经验。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8海峡两岸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嘉宾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图为论坛网站。宋珏照片

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清华大学等部门的100余人,以及两岸农村金融专家和农村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围绕“整合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农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探讨了各自体制机制和发展水平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和经验,探讨了农村金融和农业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信用社到中国人民银行,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建立,再到现行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的整体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形成了相对层次化和差异化的服务组织体系,政策和产品创新机制也在不断完善。然而,许多专家学者也承认,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未来的改革仍应以农村居民带来的利益和发展机遇为立足点,解决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根据“需要”,坚持问题导向

中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为了匹配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中国致力于构建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并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政策、机制和产品创新。NPC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郭庆平列举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农村金融政策体系的完善体现在政策的多样性上,同时各职能部门的政策可以相互匹配和衔接。鉴于农业产业的弱势,金融机构应在产品设计尤其是风险控制方面进行机制和技术的持续创新。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然而,在实践中,有时过于复杂的产品设计导致多主体参与的低效率和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金融服务也无法融入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需求为立足点。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中国农业经济协会会长尹发现,金融服务在满足农业生产季节性方面存在不足。农业产业需要的是相对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这不仅体现在风险控制机制上——不同的作物生产季节、储运要求、种植和研发难度,还要求资金供应的时间、时间和频率不同。但在实践中,这些易于操作的基本差异已经成为服务的盲点。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鉴于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台湾农业信用保险基金前主席蔡胜佳介绍说,台湾“农渔会”根据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和农民的特殊工作时间,调整贷款供应和办公时间。未来,农村金融的提供者应根据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效率,解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资金供给滞后的矛盾。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陈晓华提出了另一个研究“课题”。他认为,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相应的抵押模式仍需全面试点和磨合,业界对此应持谨慎态度。因此,农业金融创新还应包括抵押担保模式的创新,包括供应链等产业场景的构建,以防范和控制潜在风险。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当然,根据“需要”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是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政策设计。当务之急是政策制定要突破目前对信贷总量和增长水平的泛灌关注,转而关注金融供给的结构、方向和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金融资源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积极导向。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市场推广实现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遵循逐步市场化的原则。在论坛上,郭庆平梳理了建国后农业黄金的改革进程。1979年后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容,包括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农村集体资产的清理、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的拓展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都是为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运作。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然而,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抑制仍然不可避免。郭庆平说:“现在,农村金融竞争不是很激烈,大头还在农村信用社。”目前,县域金融的主要提供者仍然是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其他机构的服务或多或少掺杂着“政绩”因素,降低了商业可持续性的要求,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服务县域的准确性和长远动机。特别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新要求和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解决竞争不足的问题更应受到重视。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强调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意味着资源的流动应该从单向的转向相互作用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各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这也包括财政资源。城乡之间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金融机构对城乡的平等服务,要求县域逐步形成与城市相统一的市场化金融环境,确保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具备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这种环境不应该掺杂太多的行政因素,以避免金融资源的浪费和金融服务供给过度和竞争不足导致的风险加深。宝商银行行长助理、银豹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欣在介绍“准确及时扶贫”的项目经验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使在扶贫工作中,也应尊重金融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原则,不应因短期效果而破坏农村金融环境的良性发展趋势。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为多种金融情景服务

“以企业外部融资为例,近年来,我国银行贷款在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不下,超过7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用一个数据揭示了中国整体金融供给的结构性问题——银行主导着中国生产经营的融资模式。这个问题在县城实际上更为突出。但是,信贷对银行体系的过度依赖也存在很大问题: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银行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在针对某些主体时可能会被扭曲;通过各种手段隐瞒坏账,如更新贷款,或造成银行系统本身的不透明;银行主导的融资也将提高杠杆率,推高社会整体债务水平。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除了信贷需求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外,郭庆平认为,我国农村地区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农村金融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例如,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主要以成本保险为主,目标大多集中在价值较低的基本作物上,难以体现“保险”的价值,难以形成生产经营主体的保险等财务意识;此外,“保险+期货”试点的实际效果尚未显现。

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谈到农村金融供给,只想到银行和信贷是对的,其供给体系的建设从来不是一个阶级机构的单枪匹马的斗争,这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未来,各种金融服务和供应链的完整场景将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农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才能更加准确和可持续,农民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标题:以农民获益为立足点推进农金改革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