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7字,读完约3分钟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减贫成就比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更神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已经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贫困率从1981年的88.3%下降到2013年的1.9%。如果中国被排除在外,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最重要的减贫目标就无法实现。根据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计算,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高达70%,而众所周知的中国增长奇迹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至30%。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就比中国的经济增长更令人惊叹。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人们常常将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功归因于过去3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这通常被称为水涨船高。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没有增长,几乎不可能降低贫困指标。但是增长只是减少贫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虽然许多国家正在经历增长,但贫困状况并没有改善,甚至可能加剧。这里的关键是穷人是否受益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包容性增长问题。显然,中国成功减贫的秘诀需要从包容性的角度来寻找。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中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至少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中央一级,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扶贫办公室,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虽然对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可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观点是,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更不用说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贫困是收入分配问题的核心,需要政府来解决。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第二,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专业角度来说,确保包容性相当于控制贫富差距。在所有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最大组成部分是城乡差距。这样,积极有序地推进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成为解决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不发达国家的财力有限,同时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很大,非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不高。因此,基于“劫富济贫”的财政转移来解决贫困问题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减少贫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与城市人口分享增长红利。目前,中国城镇有不少于2.7亿农民工,他们支撑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收入。如果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的贫困问题即使在今天仍然会非常严重。现在,中国已经绘制了农村振兴的战略蓝图,城乡一体化将进一步为减贫创造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第三,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中国的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对基础设施的重视。事实上,中国已经在道路、通讯、电力和饮用水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发挥着各种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市场一体化,这无疑促进了城乡地区的全面发展,并使农村地区从发展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公共基础设施可以被视为公共产品,而道路、电力、饮用水和通信等公共产品可以帮助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即提高包容性。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上述中国扶贫经验可以在其他国家推广,关键在于有关中央政府扶贫的意愿、决心和力度。中国全方位帮助穷人和全社会的经验是对全球减贫议程的巨大贡献。展望未来,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努力,中国将进一步把经典之作传递给其他国家的扶贫工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为国际扶贫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作者是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2日03版)

标题: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