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5字,读完约7分钟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这个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门。从经济发展到生态保护,从文化建设到创造法制环境,许多话题都与整合密切相关。

上海虹桥商务管理委员会与江苏苏州、浙江金华全面深化合作框架;江苏昆山华侨城和上海安亭“双城建设”;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八个科普场馆结盟;四地检察系统共同构建区域环境保护司法合作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快速前进的整合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跨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以及如何推进和突破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去年底,三省一市在苏州召开高层领导人论坛,明确表示将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共同探索新机制,跨区域协调发展——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各种专项合作。新的合作机制孕育了新的动能,掀起了新一轮的整合浪潮。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从定期磋商到同地办公,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正式成立

上海市发改委培训中心位于武康路103号甲。今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将由三省一市组建。在被转移的17人中,上海有10人,浙江有3人,江苏和安徽有2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自省发改委和交通部,还有一些来自地方政府,比如浙江的嘉兴和嘉善。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根据实际项目和任务,每个人都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身份没有区别,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上海市发改委区域司司长谭胜元表示。

新的合作机制注重“结合”和“现实”。“协作开发需要面对面,不能背对背。长三角合作办的成立,就是要落实区域协调运行机制。”上海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春雷说。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早在2008年,长三角就建立了“三级运行”的区域合作机制。决策层,即“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决定和决定与长三角地区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协调层,即“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协调重要跨区域合作事项的推进、检查和监督;包括“联席会议办公室”和“重点合作专题小组”在内的行政层面,设立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和环境保护等12个重点合作议题,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并推动其实施。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成立,丰富了行政层面,使区域协调对话机制规范化、制度化。“过去,我主要依靠电话沟通,每年都要召开几次会议。现在我面对面地工作。如果有任何问题,我可以在查找时进行交流。”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华茂说:“每个人都在一起计划事情,从以问题为导向到以发展为导向,并着眼于更高和更长远的目标。”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讨论和协商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办公室成立六个月来,为完成《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而努力工作。《行动计划》规划了交通、能源、协同创新、信息网络、生态、公共服务和市场环境等七大任务,是未来三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方面,每个人都提倡将各自区域的主要合作问题纳入《行动计划》,另一方面,他们就未决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并寻找其他合作方式。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华茂指出,今年浙江希望解决17条“断路”。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办公室已经清理出了一些计划今年开工的“断路”项目。“不是每个人都能提出这个行动计划,但也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项目推广的时机,找到一个平衡点。”马春雷说。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不一样,“增量思维”促进区域一体化

17个人怎么能支持这么多区域合作项目的发展?“我们身后有一支庞大的特别合作团队。”马春雷说。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工作重点是战略研究、统筹规划、协调合作和对区域合作的监督检查,具体合作则通过项目来推进。专项合作小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确定目标任务,单独推进实施。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战略协同还是特殊项目合作,新的合作机制都需要建立共识。在马春雷看来,这种共识不仅具有引领长三角实现优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认可“增量思维”。“我不要你们有的东西,但我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取长补短,取长补短,各方都有新的利益要增长。”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增量思维”正在推动长三角跨境地区产业和小城镇的重新布局和整合。

5月21日,上海市嘉定区与苏州市签署战略协议,共建“嘉昆泰”,合作创新核心圈,谋求科技、产业、资源、市场、人才的同城发展。

“不要低估这三个边境城镇。一旦它们被深度整合,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曾经统治嘉定五年的马春雷说。嘉定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制造业强区,昆山、太仓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列。2017年,三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00多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当然,三地的协调发展不是简单的gdp增长,而是乘数效应。以汽车行业为例,嘉定拥有上汽大众和SAIC乘用车两大汽车制造商,以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100多家R&D机构和3万多名汽车专业人士。昆山、太仓汽车配套企业分散,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同时,上海地铁延伸至花桥、昆山,太仓港和洋山港二合一通关环节,促进了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如果三地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深度融合,无疑将提升汽车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增量思维”带来的变化不仅在“嘉昆泰”,也在上海西南的“上海-嘉杭g60科技创新走廊”。一条高速公路连接着上海、嘉兴、浙江和杭州的高科技园区。2017年7月,三地签署合作协议,以g60高速公路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划,促进科技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结合,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2015年,我们开始探索g60创新走廊。从嘉兴的发展来看,我们结合了上海的R&D优势和浙江的制造业优势。随着沿线企业的发展,一体化的受益者反过来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共同建设。”清华大学长江三角洲研究所所长王涛说。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目前,长江三角洲许多跨省区正在寻求深度融合和裂变。包括上海崇明东平-江苏海涌-江苏启龙镇圈、金山枫泾-松江新邦-浙江嘉善-浙江平湖镇圈等。邻近上海的一些省际城镇圈正在全面规划之中。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民间联盟成为整合的新载体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浪潮的高涨,涌现出了大量的非政府联盟,它们与企业一起参与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

4月21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25个国家级双创新示范基地成立“长三角双创新基地联盟”,定期在长三角各地召开大型企业对接会和投融资交流会。一个月内,联盟完成了51个有效对接和10个高质量创业项目路演。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上海的创新企业想去江苏、浙江和安徽,或者国外的创新项目想在上海投资和融资。然而,由于缺乏一个可信的通信服务平台,要找的人和项目都不可靠,人心无底洞,通信成本高。因此,政府打算指导这一联盟的建立。”上海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苗荣斌说。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与以往不同,杨浦区引进了一家企业来承担联盟的运作。过去,当政府“变老”时,它有时会不遗余力地取悦民众。“我们不了解市场,我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这些专门从事服务的机构就在市场上,非常方便。”上海杨浦区创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王戎表达了他的感受。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马春雷说,不仅要鼓励产业联盟、园区联盟等各种致力于打破行政区划的民间合作组织,还要动员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复星集团正带领一批浙江商人推进长江三角洲的交通一体化。去年9月,复星集团带领丰丸、奥特等浙商组成民营财团,与浙江省政府正式签署杭邵铁路项目,中国首条民营高速铁路正式登陆。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杭邵太铁路建成后,将辐射长江三角洲北部,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并直接通往珠江三角洲和港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温晓东表示。

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长江三角洲新一轮的一体化浪潮正吸引着许多追赶潮流的人。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日,第10版)

标题:长三角一体化 新机制催生新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