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0字,读完约4分钟

米价下调是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结果。为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在降低价格的同时,国家建立了对水稻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弥补了因降价而造成的农民收入损失。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加减应该同时进行。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要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质量结构,提高产业结构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目前是春播的关键季节,粮食价格对农民的影响最大。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稻和粳稻的最新收购价分别比去年低10元、10元和20元。这次降价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在这方面,有些人不可避免地有疑问,种植粮食的好处较低,国家对种植粮食的支持似乎较少。在我看来,其实不然,这不仅意味着粮食价格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市场化进程,也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创新,最终使农业和农民受益。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应该说,米价下调是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应该辩证看待。一方面,大米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框架依然存在。与玉米不同的是,今年我国继续在主要产区实施大米最低收购价政策,这给了农民一种不用担心基本收入的“安心”。另一方面,适当的价格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预计随着中国水稻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优质优价的实现,农民将获得更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前几年,中国逐年提高大米最低收购价,后一价格明显高于进口产品的到岸价格,导致粮食市场出现一些扭曲。一方面,加工企业粮食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化收购缺乏动力,导致“米强饭弱”现象普遍存在,上下游价格上下颠倒。另一方面,一般来说,中国有大量的水稻,尤其是东北的粳稻。低价进口大米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外价格都是天翻地覆。为了引导水稻产业升级,有必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利用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消耗较大的非优势地区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在不断探索。2016年,取消了临时储存和购买玉米的政策,实行了价格和补偿分离。从那以后,国内外玉米的价格差异已经缩小,库存压力已经释放。2017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三种大米价格全面下调,标志着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全面展开。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商品。遵循市场规律,适应市场变化,规范生产也是必要的。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目的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生产,调节供求,通过价格调节进口。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然而,粮食价格的下调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减弱。为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在降低价格的同时,国家建立了对水稻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弥补了因降价而造成的农民收入损失。将价格与补贴分开,由市场形成价格,直接补贴农民,是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又一创新。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为什么不直接补贴购买价格?目前,中国的粮食收购补贴已经触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黄箱政策的上限,如果补贴收购不符合wto规则,将进一步扭曲市场。提高土壤肥力的补贴和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被认为是绿箱政策的范畴,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日本、韩国、美国等。也一般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农民补贴。

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适度减少玉米和水稻不是放弃粮食生产,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减结合,同时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质量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今后,中国的粮食政策将不再追求逐年增产,而是要稳定和提高生产能力。“世界粮食是安全的”,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当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科技的翅膀插在粮食生产中,让主产区和优势地区成为粮食生产的垫脚石。同时,要树立大食品观念,大力发展肉、蛋、奶、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满足人们更好的食品需求。(乔)

标题:粮价下调后生产莫放松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