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9字,读完约4分钟

水果和甜瓜在秋天很香。甘肃省灵台县狮子镇草麦村的农田里,绿芦笋长得很好。这是灵台县绿源工业扶贫投资公司投资186万元建设的优质芦笋种植基地,占地216亩。目前,已经试验种植了210亩优质芦笋。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我们是一个扶贫项目,政府和金融部门对我们有很大的支持。”绿源实业扶贫投资公司董事长曹永平指着“灵台县扶贫还贷示范点”的招牌说。近年来,公司从附近两个城镇的13个合作社和582户贫困户那里以个人股的形式吸收了准确的扶贫贷款,并定期向农民发放红利。仅依靠今年第二波竹笋的收获,它就向贫困家庭发放了超过22万元的股息。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灵台县支行以金融扶贫为重点,探索建立差异化再融资机制,引导地方企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和金融服务,帮助农村“三改”改革,促进地方牛、果、菜产业项目综合发展和人民增收。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贫困率下降到1.15%。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建立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体系

灵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被誉为“陇东小粮仓”。发挥基层央行金融扶贫“主力军”的作用,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促进工业项目与农民收入融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PBOC灵台县支行行长赵军介绍道。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灵台县支行先后推动实施了“灵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金融支持(2016-2020)”和“灵台县推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金股份化”农民变更股东改革实施意见等扶贫政策文件,会同当地党政部门,构建“三站一区一会”(管理服务平台、融资平台、担保平台、产业扶贫、行业协会)农业产业投融资体系,衔接和推动担保平台资本金达到7500万元,引导甘肃银行向融资平台发放5亿元信贷,引导金融机构为特殊行业发展项目发放共9900万元贷款。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4.34亿元,占78.1%,农民贷款覆盖面继续扩大。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优化信贷和信贷服务

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灵台县支行推动灵台县农村商业银行与当地政府签订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建立县乡三级金融扶贫平台,构建精准扶贫贷款无抵押无担保机制。农民提供相关信息后,贷款银行将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今年7月底,灵台县农村商业银行共发放准扶贫贷款4.75亿元,带动1万户贫困户用文件和卡发展牛、果、菜三大产业,年均收入近1.2万元,总产值9.8亿元。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灵台县农村商业银行在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建设中,完善了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为农村“三个转变”增添了动力。本行先后建立了10个信用镇,完成了129个信用村,对48100个信用农户进行了评估,评级为98.12%。在信贷村镇建设的基础上,本行向农民发放了8.93亿元小额信贷,为信贷用户提供了更加优惠的利率政策,为农民节约了730多万元利息。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培育优势产业

为支持农村“三改”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灵台县支行积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发挥“粘合剂”作用,通过“扶优扶强”、“无中生有”、“借鸡借蛋”等方式,探索“银行+国有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作为“银行+国有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代表,绿源实业扶贫投资公司吸纳了全县10个乡镇的34个合作社和2637户贫困户,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发展牛、果、菜三大主导产业,采取“保底分红8%+效益分红不低于4%”的方式,持股期限为3年,每半年分红一次。2018年,公司实现分红102.36万元,家庭平均收入增加388元。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西屯镇店子村新兴的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灵台县第一家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银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代表,合作社吸纳了缺乏果园管理能力的贫困户。进入合作社后,每户可以获得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合作社负责贷款的使用和果园管理,社会工作者按贷款金额的20%发放红利。2018年,该合作社经营的81亩苹果园实现收入39万元,通过股份分享和劳务推广,保障了贫困家庭持续增收。

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作为“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代表,都电镇海升公司通过转让农户果园经营权,使农户获得转移费用收入。公司引导转让果园经营权的农民在淡季重返果园工作,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劳动收入,实现了挣钱、顾家、孝顺的“三错”。

标题:金融助力农村“三变”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