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五一前夕,卢婷来到贵阳参加贵州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活动刚结束,她就匆匆离开了会场。快到和客户预约的时间了,还有生意要谈。

卢婷是黎平县盐亭手工刺绣车间的总经理,他非常积极地谈论生意,因为订单背后与村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十年前,大学毕业的卢婷在农村当了代课老师,教孩子们唱侗族歌曲。她从未想到一根小小的绣花针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

卢婷出生在黎平县的一个侗族家庭。她的母亲是村里著名的刺绣大师。为了不失去技能,她让女儿帮她找一些年轻的学徒。“年轻人在外面工作,刺绣不赚钱,也没有人想回来学习。”苦苦寻觅之后,母亲叹了口气,离开了她最喜欢的站台。26岁时,她拿起了绣花针。

巧手绣出好日子

“如果你是一个半途而废的和尚,你必须学会坚强,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侗族刺绣有12种刺绣方法,分布在不同的乡镇,很难传播到国外。拒绝承认失败的卢婷去村里找老绣娘向她的老师学习。一年多来,她掌握了所有的刺绣方法。

巧手绣出好日子

2014年,卢婷在县城成立了手工刺绣作坊,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具有侗族特色的刺绣产品。很快,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接踵而来。“刺绣产品可以随收入出售。你为什么不把大家团结起来?”陆婷想起了村里的绣花妈妈,空有一手好手艺,却找不到摆脱贫困致富的办法。

巧手绣出好日子

卢婷试图收集每个人的作品,并在自己的平台上出售。然而,有半年时间,它们都没有卖出去。“他们不了解平绣的技术,他们的风格太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她决定训练刺绣妈妈,教她们新的刺绣技术。

巧手绣出好日子

“嗯,你是个女孩子,只学了几天刺绣,我想当我们的师傅。”卢婷筹集了2万多元,买了布料和针线活,并在他的家乡永聪镇开办了一个培训班。没想到,即使一分钱都不收,老绣妈妈也不会买,而且也没人关心培训班。

巧手绣出好日子

卢婷挨家挨户地工作,承诺按要求供应商品,并确保完全回收。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终于招募到了70名刺绣妈妈。“果然,我没有骗我们。和她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情况真的变了。”42岁的贾是当时最年轻、最认真的学生。使用新技术后,她的刺绣每月卖2000元,日子过得很愉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意卢婷的做法。

巧手绣出好日子

卢婷很清楚,要想做大刺绣产业,传统工艺是不能落后的。光靠老绣娘是不够的,还要吸引年轻人。她扩大了培训规模,在各个乡镇开设了培训班,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尽快掌握刺绣技能。“我没想到我的家乡会有这么好的发展机会,但幸运的是我留在了起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打算一个接一个地出去工作,但在车站被卢婷拦住了。在老师和教授的努力下,她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侗族刺绣设计师。

巧手绣出好日子

卢婷的足迹覆盖了黎平的403个村庄。1 000多名农村妇女、残疾人和年轻人接受了专业刺绣培训,使3 000多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这些刺绣妈妈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每次她们销售产品,都要支付95%的售价。”卢婷介绍说,刺绣车间的年产值已经超过1000万元,许多村民已经脱帽脱贫。

巧手绣出好日子

2018年5月,卢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我有一个美丽的刺绣梦想,那就是用巧手带动更多的普通人,绣出更好的生活。”卢婷说,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青春力量贡献给扶贫,写下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程欢)

巧手绣出好日子

人民日报(2019年5月6日02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巧手绣出好日子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