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湖北省第一轮退耕还林涉及95个县(市、区)657万人,人均收入直接增加2861元。新一轮退耕还林涉及33个县(市、区)的11万贫困家庭,平均家庭收入为5575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1个百分点。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湖北退耕还林不仅改变了景观,也为贫困山区的人们创造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神农架林区、恩施、利川、秭归、长阳、竹溪、竹山……被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区,其中大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但自然灾害频发。

秭归是三峡水库的第一个县。全县2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一旦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直接进入三峡库区,造成生态隐患。据估计,当地70%的沉积物来自坡耕地。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作为湖北省首批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秭归县在三峡大坝周边和库区城镇进行了植被恢复。20年后,全县共投资8亿元,完成退耕还林61.3万亩。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退耕前的1408平方公里减少到743.65平方公里,年均输沙量减少46万吨。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退耕还林确保了三峡水库第一库的清水。随着生态的改善,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农民耕种坡耕地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不景气,工业单一。秭归县将退耕还林与扶贫相结合,在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贫困村和贫困户。全县先后在180个村庄实施了退耕还林,发放补贴6亿元,直接惠及13000户办卡贫困家庭。同时,引导农民种植脐橙、茶树和核桃,发展高效经济林38万亩,年产值超过50亿元。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退耕还林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了后续产业,使绿色发展理念在项目区扎根。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前,朱溪县的许多山区农民在悬崖边开荒,并在河口种植土地。退耕还林后,当地政府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造林户等新的商业实体,发展新的产业,使生态重要地区的水土不再流失。与此同时,林业产业发展迅速,许多工程领域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神农架林区是退耕还林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林区大力发展森林和乡村旅游。2018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8亿元,近60%的林区居民从中受益。十堰市通过退耕还林建设了核桃、木瓜、橄榄基地,培育了近50家省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5亿元,带动了30万农民。恩施市采取“公司+合作+基地+退耕户”的管理模式,发展林药、林菌、林菜等产业基地,年产值3亿元,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竹溪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了人种树、树蓄水、水发电的良性循环,年发电收入3000万元。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撤退,上车,坚持住。2018年,湖北省最新一轮退耕还林核查结果显示,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为99.77%,林权证书发放率为98%,管护率为97.6%,成林率为100%。(赵辉、王伟、刘宽舒)

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编辑:张静文

标题:湖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改变生活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