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2字,读完约3分钟

秋天,安定的梯田,带着点点金黄,与山的起伏连成一线,像美丽的线条写在大地上,韵味悠长。

18日上午,一个“壮丽的黄河与生态新甘肃”的采访团进入定西市安定区,对安定区东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行了走访和采访。

安定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总排水面积3638.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

过去,安定区是一个“水土不服”的贫困地区。“种坡、收车、打锅、煮锅”、“住土洞、吃救济粮、穿黄衣”是这片土地上人们耕作粗放、收成不好、生活艰苦的真实写照。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当你贫穷时,想想改变。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活条件,逐步摆脱贫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定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提升发展潜力的战略措施,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经过50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安定区走上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项目为基础、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动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整个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在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安定区创造了‘五子上学’的治理模式,如‘在山顶上戴帽子植树造林,在山坡上种草,在山坡梯田上系皮带,在山下搭棚圈,在沟底穿靴子’。”安定区水土保持局副局长李继中表示,目前,安定区已走上了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水土流失治理与扶贫相结合,综合治理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截至2017年底,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7.7%,林草覆盖率达到36.3%,年土壤侵蚀模数从5640吨/平方公里下降到2340吨/平方公里,年均泥沙流失量从治理前的2052万吨下降到现在的852万吨,土壤侵蚀量下降了59%,基本实现了“土壤不走”的目标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的人们为这片黄土地倾注了辛勤的汗水和毕生的心血,岁月沉淀的画面汇成了一部壮丽的历史卷,见证了安定区人民美好家园建设的历程。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站在大坪村委会前的山坡上,环顾四周,远处是绿色的梯田,山脚下是白色的墙和红色的瓦,安静祥和。

如今,人们生活得很好,住在砖房里,吃自来水,走水泥路,穿新衣服。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康介绍了大坪村目前的生活状况。

在未来,我们还想发展生态和乡村旅游,建造钓鱼花园,采摘花园,经营农舍...看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大坪村的未来发展有了规划。

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与1982年相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8.3元增加到7122元,增长250倍;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5280万元增长到80.8亿元,增长153倍。1998年,全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09年,实现了温饱稳定,走出了一条从没有温饱——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在艰苦条件下走向小康的发展道路。(记者张玉芳)

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编者:张嘉诚

标题:保水土 护生态 促发展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