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青岛新闻网社重庆2月17日电题:从“玩具牛”到“富牛”——牛年看牛乡的“脱贫密码”

青岛新闻网社记者陶冶、王晓曦

40年前,这里的牛属于村子集体的生产工具,农闲时期村民“轻松”放牧一天就能挣两份工作,老百姓戏称它“玩弄牛”。 现在这里的牛浑身是宝,连牛粪都能卖钱,农户养牛能挣4000元左右,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富牛”……牛年初,记者来到中国有名的“肉牛之乡”重庆丰都县,“耍牛”吗?

都山牛群。 丰县委推进部供图

丰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武陵山区交界地带,有广阔的山地草场资源,适合迅速发展肉牛等草食家畜产业,但长期以来未发现牛的价值。

2000年左右,为了处理三峡库区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丰都县大念《牛字经》,培育“牛经济”,集牧草栽培、母牛繁殖、生态养殖、精深加工、营销、科技研发于一体 目前,肉牛产业是丰都战胜贫困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术的最有力产业。

在丰县十直镇秦榜沟村建设卡贫困家庭支付体碧是重庆市市市级脱贫致富的先进个体,肉牛产业给她困难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付碧告诉记者,5年前,她花3万元买了6头牛,现在迅速发展到30头以上的存栏规模,年收入超过10万元。

重庆丰都县十直镇秦榜沟村建卡贫户付体碧在喂牛。 青岛新闻网社记者陶冶摄影

“肥育的牛大约有4000元的利润。 生母牛后卖掉,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利润。 就连牛粪也能以几十元一吨的价格卖给有机肥生产公司。 ”。 付体碧高兴地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养牛富经。

丰县扶贫办公室副主任孙建川表示,付体碧等贫困家庭之所以积极投身肉牛养殖业获利,是因为丰都县建立了经济效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大众可以通过“直接参与、订单栽培、就业”等方式参与肉牛产业 目前,县内2.1万户农户参与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卡贫困户超过2300户,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脱贫和库区移民稳定致富。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丰都肉牛的全产业链现在越来越完善。 据都县畜牧兽医快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川东介绍,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快速发展模式,丰都累计培养、引进、支持肉牛及其相关产业公司34家、专业合作组织31家、家庭牧场800多家,肉牛生存、出栏量分别为 年肉牛屠宰加工能力15万头,牛肉精深加工能力10万吨,牛肉特色餐饮店30余家,利用牛粪生产有机肥20万吨,实现肉牛一、二、三产业广泛联动、深度融合的快速发展。

何川东表示,“十四五”时期,丰都县将通过科技引领肉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构建,使肉牛产业更加“牛气冲天”,继续成为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牛头”。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文案(包括文案、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企业)独家全部采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采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doffice@chinadaily

标题:“新春走基层|从“耍耍牛”到“致富牛”——牛年看牛乡的“脱贫密码””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