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7字,读完约4分钟

用种族定义的“中国特征”将中国排斥在真正全球化国家的大门之外。

骆家辉( garylocke )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时,许多中国人都很高兴。 因为他是美国华人。 中国人把他看成是“自己人”,希望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关心和利益,在双边关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去年8月抵达北京到年初,在中国同胞中的骆家辉明显没有感受到“在家”。 按照中国的标准,骆家辉虽然处于部长级地位,但他自己买咖啡、拿行李,这位廉洁奉公的美国官员的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官员腐败的生活方式。 除了骆先生把pm2.5当作中国家喻户晓的词外,他还不幸卷入了中国内政。 首先是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向美方寻求政治庇护,其次是盲人律师陈光诚。

骏离开前两天,中国信息网发表了评论文章“再见,骏氏家辉”。 作者一定是受毛泽东的著作《再见,司徒雷登》的启发。 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严厉批评了国民党支持内战的政策。 文案中,将骏称为“香蕉人”,即黄(中国)皮白(美国)心,并延长了这个比喻。 “但是,香蕉一长,‘黄皮’就无论如何会腐烂。 不仅会出现“白心”,还会反胃“黑心”。 文案主张中国媒体报道的骆先生生活节俭只是他故意作秀,目的是为难中国官员,煽动中国民众的不满。 作者还说:“骆先生不仅不认识祖先的文案,而且不擅长中国法律,特别喜欢插手中国内政。” 文案末尾是“送雾霾,送瘟神。 farewell,骏氏家辉! ”

当然,这个文案并不能表达广大中国人的意见,但是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对“中国特征”的看法。 出生并在美国长大的骆家辉是美国人。 骆家辉只会说一点简单的中文,不太懂中文,但爷爷是中国人,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中国人。 相反,他以前的洪博培( jon huntsman )的中文很流利,收养了中国的女儿。 讽刺的是,洪博培被誉为最好的美国驻华大使之一。 因为他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征”。 这超出了中国人对美国人的期望。 但是,骏最终以“瘟疫神”告终。 很明显,除了他的长像以外,他的“中国特征”太少了。

1782年,在纽约进入美国人的法国移民约翰·克雷夫·科尔( john crevecoeur )发表了他的经典着作《美国农民的来信》,信中他说:“美国人——这个新国民到底是谁?” 他的回答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融入了一个新的民族”,把美国比作一个大熔炉。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呢? 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增加,许多不同肤色和宗教信仰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寻找工作和商业契机。 中国成了另一个大熔炉,在这个熔炉里外国人和中国人能融入一个新的民族吗?

几乎不可能。 因为种族特征已经定义了“中国特征”,更确切地说是“汉民族性”。 正如一首中国流行歌曲所说,龙的传人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因此,很多外国人说流利的中文,表现得像中国人,但他们是白人、黑人和印度人,所以被自动排除在外。 在种族定义的“中国特征”中也排除了少数民族。 他们在辛亥革命之后进入“中华民族”,但他们在身体特征上与汉族人有微妙的差异,语言拷贝和宗教信仰也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征”与其说是文化概念,不如说是政治概念,也就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benedictanderson )所说的“官方民族主义”。

如果依然在种族特征、血统、语言层面定义“中国特征”,那么如果中国法律不太容易让外国人入籍,那么就会越来越国际化,更多外国人居住的中国短时间内不会成为大熔炉。 在中国,外国人可能会被有礼貌地对待,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永远是外邦人。

中国政府有华侨办公室,世界上可能有这样的房子。 这个机构的存在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特征”的狭隘本质——容易判别,而且中国政府也只关心华侨集团(不是整个国际社会)。 。

全球化的中国需要对“中国特征”的定义更具包容性,同时建立在价值体系之上。 这个价值体系可以是中国特色的,普遍通用的,或者两者都是。 这样的定义不仅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也能帮助多民族的中国成为真正的中华民族。

作者:谢韬,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标题:“谢韬:什么是中国人?”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