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4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逐步缩小特殊学生招生规模的政策,并提出到2020年取消特殊学生招生。这对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生的加分旨在防止专业和招生之间的异化。然而,在取消特殊学生的招生后,公众不应该给人以不再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培养的错觉。相反,我们应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中小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专业培养融入学校的整体教育之中。个性和专业教育不仅针对少数“特殊学生”,也针对所有学生。

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特殊学生的招生最初是为了给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和优先录取的机会,以关注他们兴趣的发展。然而,初中阶段特殊学生的入学与高考加分一样,已经异化为“特殊教育”。为了通过特殊学生的入学考试,一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把他们送到培训班。培训机构往往将“专业培训”视为商机,这增加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使专业学生的招生变得极为功利。它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兴趣和专业发展,专业只是选择学校的一种手段。

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如果不招收特殊学生,会不会出现家长不重视学生特殊技能培养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确实会影响学生特殊技能的培养。由于我国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单分评价,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不够重视。在特殊学生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之前,确实有引导学校和家长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意图。因此,如果我们简单地取消特殊学生的招生而不进行相应的改革,确实会出现大家都担心的问题。

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取消特殊学生招生后,关注学生个性和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首先,私立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包括个性和专业发展的选择。国外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义务教育由公立学校保障,而私立学校提供不同的选择。目前,中国的问题是高质量教育集中在私立小学和初中,私立学校存在严重的择校热。这与发达国家基于兴趣、个性和专业选择私立学校不同,而中国的学校选择是基于学校质量。这是因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在相对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不明显,受教育者选择学校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学业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促进义务教育的平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异。

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第二,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使每所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能拥有更多独立的空学校,在均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特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过去为特殊学生的招生和培训设立了专门的渠道,因为进入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单一,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今后,特殊学生的培养应与高考相结合,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并融入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活动,包括选择课程和步行班、建立学生协会和开展小规模研究。

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当然,这要求高考改革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方面做得更多,这将引导学校和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学生应该关注自身的发展,将自己的特殊技能融入到教育中去,而不是通过培养特殊技能来获得一个弧形的入口。

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作者是21世纪教育学院副院长)

标题:除“特长”功利  回“素质”初心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2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