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1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笔者在调查某县工业振兴情况时,该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县已被列入省级工业振兴,工业发展目标是在未来5至8年内达到“1000亿”的规模。据报道,该产业属于畜牧业,目前全省产值不足100亿元。此外,该县这种动物的存栏数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增长10倍以上才能达到省里设定的目标。当作者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如何计算“1000亿”的规模,如何达到这个规模,市场是否会接受这样一个“利基”的农畜产品和衍生品,市场需求能力有多大,在场的农业部门、银行和企业的负责人都无法回答。

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在多年走访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省级或县级的产业规划总是有一个伟大的数字目标,数百亿和数千亿经常被提到嘴边。该战略的实施步骤也写在文件中,但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规划没有实现任何工业目标。涉及农业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相关因素,包括土壤、气候、环境保护、技术、文化、市场、资本、可持续发展等许多因素。即使在同一个省,不同地区的情况也大不相同。为什么政府部门要提倡“一县一品,一村一品”?希望不同地区能够结合不同的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规划,避免农业生产模式的“集群化”,减少资源浪费、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产业振兴应防止“拍脑袋”,避免“想当然”。

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在农村振兴战略的构成中,产业振兴是重要的基础,而中国农村的产业振兴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更不用说几个“运动”了。产业振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准确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复合资源和复合手段。此外,有必要对目标规划进行全面论证、计算和验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应该及时评估和调整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在产业振兴中发挥“全方位”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产业振兴才能取得有效进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各角色在产业振兴中的定位,各有各的职责、共同目标和各自的目标,从而在双赢的前提下实现协调发展。

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政府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应包括产业规划、政策机制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根据各地区的差异确定产业规划,给出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标准,提供政策上的指导支持;政策机制的设计主要包括产业政策以外的其他支持机制,包括建立金融、土地、环境和金融的协调机制,确定市场主体的支持标准,引导资本的多渠道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振兴的重要保证,政府最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推进,实现商业的可持续性。完全依靠政府很难维持长期的未来。

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金融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是融资担保、风险转移和供应链建设。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因此,在融资担保方面,金融应该分阶段设定目标,并逐步实现。金融支持主要针对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当前的新业务参与者和少数主要龙头企业。银行注重信用的功能;保险公司以量身定制的方式转移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生产和市场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可能“强制”提高农产品标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形成高效的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供应链,并创造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有机会嵌入其中。

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市场参与者在行业振兴中的角色是运营商、驱动者和连接器。任何产业的具体实施都需要各种类型的市场参与者,而农业就是合作经营的典型例子。目前,农业领域的趋势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应该整合发展,也需要专业分工。因此,任何市场主体都必须围绕市场需求而工作。同时,基于中国农村的现状,市场主体在培养职业农民和推动农村劳动力产生更高价值回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主体本身也是一个连接器,包括资源与资本的连接、资源与市场的连接、市场主体的连接等。

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简而言之,产业振兴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可能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来实现。依靠市场力量,应从需求者和经营者入手,以内生力量为主导,包括市场和经营者的内生力量。外部晋升是必要的,但它不能是唯一的或主导的因素。我们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产业振兴应该是一个长期、有序、高效的发展过程,政府和金融供应商适时推动产业振兴是明智之举。

标题:产业振兴切忌“想当然”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