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7字,读完约1分钟

近年来,盛骏电子频繁进行海外收购,尤其是去年11月以不超过15.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高田安全气囊的地区子公司后,盛骏电子陷入了舆论漩涡。盛骏电子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评价是:“虽然这家中国公司没有特别的技术优势,但它善于收购,并通过各种零部件实现了增长。”目前看来,收购不可能是该企业的优势,即使收购成功也是可以的。

均胜靠收购还能走多远

4月8日,盛骏电子再次发布补充公告,明确表示因高田安全气囊交付后继续营业而造成的赔偿将不由买方承担。

然而,这份报纸公告并没有打消业界对盛骏电子后续发展的担忧。一些声音认为,接管和经营一个全球品牌将面临许多风险。高田安全气囊事件导致的汽车召回数量在全球汽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盛骏电子也可能被拖垮。

均胜靠收购还能走多远

作为国内汽车电子供应商,盛骏电子于2009年开始实施M&A战争。回顾盛骏的收购历史,2009年收购上海华德,2011年收购德国瑞普。2016年6月,盛骏收购了美国贝利。

均胜靠收购还能走多远

事实上,从收购美国贝利开始,盛骏已经走得很艰难了。贝尼代特是一家具有美国文化的全球性企业。在经历了所有的困难,甚至以9.2亿美元收购了贝尼代托之后,趾高气扬的盛骏自以为无所不能,对贝尼代托的业务干涉过多,导致了与贝尼代托管理层的冲突。随着贝尼代特公司前总裁的辞职,整个贝尼代特公司的发展并不像一般赢家所期望的那样。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后,盛骏不得不赤膊上阵,派盛骏电子公司的总裁临时接管管理层。在他的管理下,不仅公司的财务状况没有改善,而且随后公司中高层管理团队的清理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涉案员工已经通过美国律师进行了法律程序。

均胜靠收购还能走多远

收购以贝利为主体的高田也很难骑虎难下。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盛骏收购高田不会对中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也不会改变高田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也不会改变延锋贝利在中国的业务地位。"高田危机涉及广泛的问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均胜靠收购还能走多远

事实上,跨境M&A最大的变数是管理问题。后续双赢的趋势是什么,是被收购拖入泥潭还是被一个壮汉弄断手腕?把企业的发展押在收购上,但企业本身的管理能力和国际化跟不上。近年来失败的案例太多了,所以我希望赢的不会是下一个。

标题:均胜靠收购还能走多远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