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金豆、银和傻小子都上不了寻甸的山芋。寻甸马铃薯种植面积22万亩,居全市首位,寻甸也是全省重要的马铃薯种子基地。如何把小土豆发展成为全县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寻甸结合其独特的资源,大力种植和管理,帮助农民通过合作社增加收入,使小土豆成为扶贫的大产业。更巧的是利用“土豆节”来为“土豆事业”做贡献。

昆明寻甸探索农业新模式助脱贫

升级2.0版合作农场

说到寻甸土豆,我们不得不提到刘劭乡。刘劭乡12万亩耕地中,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0万亩,全乡依靠马铃薯吃饭和发展。

刘劭乡位于高寒地区,海拔2200 -2900米。昼夜温差大,种植的马铃薯体积大,淀粉含量高,口感好。然而,农民自留地的马铃薯种子质量正在下降,疾病频发,产量低。培育良种、改良土壤和肥料迫在眉睫。

昆明寻甸探索农业新模式助脱贫

2013年至2015年,寻甸县在刘劭乡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总结出了较好的配方,合作社新建了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搅拌站,建成了年产3万吨复合肥生产线,为农场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高效的配方肥料,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少刘劭乡水源区化肥用量,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2016年,刘劭乡在板桥村委会和柏尼克村实施了马铃薯膜下滴灌示范工程。示范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在灌溉的同时实施精确施肥,大大提高了化肥的有效性。

昆明寻甸探索农业新模式助脱贫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16年底,合作社将土地分成四个区,将坡地改为梯田,将马车路改为拖拉机路,将旱地改为灌溉地。去年春天,拖拉机、拉式喷药机、装载机等12套机械设备投入生产。该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说:“通过实践,用机械装载农家肥的效率是人工操作的12倍,拖拉机播种的效率是传统播种的7倍,中耕除草和起垄的效率是传统操作的40倍,生产成本降低了57%。”合作农场已经从传统农业版本1.0升级到现代农业版本2.0。

昆明寻甸探索农业新模式助脱贫

示范推动长期减贫

2016年,财政部将云南省列为中国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13个试点省份之一。试点工作已在全省30个县(市)开展,刘劭乡就是其中之一。

除财政投入1000万元外,刘劭乡马铃薯种子标准化生产合作农场还投入村民土地3094亩,每亩5000元。该项目覆盖了7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和463户家庭,其中163户是有固定卡的贫困户。该农场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配送”的经营模式,主要生产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子,年产原种900吨,一级种子6000吨,可实现年收入525万元,拥有土地股份的每户平均纯收入1.1万元。

标题:昆明寻甸探索农业新模式助脱贫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