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5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街道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街道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街道内部部门设置重在“向上匹配”,服务群众没有针对性;地区职能部门强调属地责任,通过“漏斗效应”将大量事务“泄漏”到街道和社区,导致街道成为“一个篮子,但现在是一个坦克”。虽然街道和社区越来越繁忙,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何理顺街道管理?

今年以来,北京市委将实施“街道举报、乡镇举报、部门举报”作为当前城市治理改革的“一号工程”。作为北京市第一个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东城区出台了全市第一个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办法,并于5月18日在三条街道正式启动了“大系统”改革试点,将原有的内部部门。“眼睛向上”改为“身体向下”,街道机构由原来的“向上对口”25个部门、4个机构精简为“向下对口”6个部门、1个班子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六大部门”包括综合保障部、党群工作部、社区建设部、民生安全部、社区安全部和城市管理部。同时,为了降低管理水平,“六部”部长由街道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使街道运行更加高效顺畅,降低了管理成本。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队”在街道城管执法队伍的基础上,吸收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交通、消防等五个部门的执法人员,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伍,相对固化人员、职责、工作机制、工作场所,推动执法力量深入基层,全面执法。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街道所属机构的“四个中心”也做了相应调整。具体变化是:建立党建服务中心;保留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研究所更名为政府服务中心;整合人民服务分中心和卫生中心,建立网格服务管理中心,增加“综合管理中心”品牌。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街道做强做大方面,东城区梳理形成了街道机构106项职责清单。今后,除街道职责清单和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区建设、公共安全等相关工作外,其他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安排街道工作。同时,落实街道对相关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赋予街道对派驻机构进行统筹规划、人事建议和评估的权利,明确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应以街道为重点,业务管理以职能部门为重点,坚决消除职责重叠和混乱现象,切实提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和协调合作功能。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了促进治理权力的下沉,一方面东城区各职能部门将最大限度地把工作力量放到第一线,加强对街道和社区的政策支持、财力和物力;另一方面,街道干部应该下沉。建立一个“社区专员”小组是这一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社区委员”作为街道工作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派驻社区工作的专职干部,指导和协助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开展全面工作。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 2007年大学毕业后,我在街头打工."在政府工作了11年的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主任姜虎冲,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新中西里社区专员”。姜虎冲说,上任后,他与社区党员、居民骨干、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建立了联系,了解了他们的要求,向上级反映了共同的问题,并努力协调解决。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同时,东城区还建立和完善了党建指导、决策指挥、工作运行和监督考核四项街道工作机制。“这四个机制是一个‘责任链’,有具体的责任和相互联系的环节。要充分发挥街道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方的作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谈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主任石崇元感触最深的是“任务原来是从上一级部署,下一级落实;现在,从下至上,老百姓(603883,诊断单位)的需求和困难是什么,街道办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吹口哨’,和各部门一起解决。”例如,东直门街道过去有一支22人的城管执法队伍,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执法队伍,由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交通、消防等部门抽调的城管执法人员组成,共31人,常驻街道。这就避免了扯皮的问题,“不管人们在哪个领域举报和投诉,问题都可以解决。”

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人民日报》(2018年6月4日,第11版)

标题: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