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7字,读完约1分钟

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近日发布了《推进通识教育脱贫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将推广普通话普及率纳入地方扶贫部门和教育部门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纳入村干部和一秘的主要任务。有必要在贫困人口档案卡中记录学习普通话的掌握情况,以消除人们因语言障碍而无法摆脱贫困的状况。

脱贫要过“语言关”并非多余

将推广普通话普及率纳入扶贫绩效考核,特别是对落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相关部门的负担更重,因为这些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仍然很低。有人认为,对普通话普及率的扶贫评估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只会增加负担。

脱贫要过“语言关”并非多余

事实上,将普通话普及率纳入扶贫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上讲,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整体语言文化素养;微观上讲,它能准确地帮助扶贫。长期以来,“共同语言缺失”现象在一些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制约了扶贫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培训、财富信息推送等经济活动的发展,成为准确扶贫的障碍。贫困的中青年劳动者即使外出工作,如果语言交流有困难,也会在求职、租房、学习技术等方面遇到困难。

脱贫要过“语言关”并非多余

让扶贫绩效考核通过“语言障碍”绝非没有必要。普通话是战胜贫困、促进贫困人口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基本桥梁。各地扶贫教育部门要提高认识,实事求是。例如,为基层干部和青年农牧民组织普通话培训;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和普通话推广同步进行;强化学校普及普通话的基础作用,实施送教育下乡。(资料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何永海)

标题:脱贫要过“语言关”并非多余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