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8字,读完约4分钟

■回顾

■我们的记者李成钢

为组织2018年的提案,全国民主建设协会上海市委员会在对2013年以来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建议。首先,要大力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主要途径将集中在减税和降低物流成本上。第二,加强政策宣传,倡导政策的准确推动和解读。三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政策,为中小企业使用合适的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政府应制定人才扶持政策,鼓励科技人才流向中小微企业,加大基层创新创业人才的倾斜力度。四是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完善科技创新相关公共服务。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困难。民主建国会成员企业家刘青山认为,目前许多民营企业承受着“品牌建设”和“创新研发”的巨大成本,往往有“急功近利”的心态,盲目跟风。这不是因为企业难以生存,没有时间创新,而是因为谁创新谁就会死得更快。由于R&D创新太难,时间跨度和投资回报不可预测,风险太大,投资太大,许多企业失去了创新精神,职业道路越来越窄,被动盲目创新,使得企业自主创新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困难。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在哪里难以创新、转型和升级?在现实中,首先,被动创新和低水平转型仍然是普遍现象。大多数企业的转型升级只是通过增加投资购买新的生产设备,或者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少有企业能够主动提高自己的R&D能力。其次,企业主缺乏战略眼光和创业精神。要推动民营经济的新飞跃,首先是推动民营企业家的新飞跃;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第一步是推进民营企业家观念的转型升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培养“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受到“小财富是安全的,多创业,少创业”和“投机取巧,只关注眼前利益”等商业思维的制约。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和制度的缺失导致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使民营中小企业错失了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基础。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全国民主建设协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顾胜洲认为,私人投资目前不能上升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能力。面对高回报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因人才、资金短缺和核心技术储备困难而无法发挥竞争力。长期以来,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这些传统产业要么产能过剩,要么趋于饱和,投资回报过低。它们还受到宏观调控和环保排放的限制,一些投资行为受到抑制。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民营企业仍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难以抓住新的投资机遇。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刘青山认为,从长远来看,缺乏创新的企业将被清理,低端制造业将被转移,这是市场规则的必然发展,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提高成本意识和质量因素,实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企业才能不被发展趋势所淘汰,在困境中发展。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推动民营企业的创新、转型和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平的法律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维护公平的法律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其次,完善市场监管,稳定投资预期,激活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和升级的积极性。建立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和完整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实现对公民财产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才能增强企业家安心经营企业的信心。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解决长期困扰和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等突出问题。第二,切实减轻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转型升级中小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以短期财政收入的减少换取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增强,鼓励社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和创新。

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最后,培养创新型、转型升级的民营中小企业人才。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基础。实现创新要素和成果的集中,关键在于促进人才向企业的流动。只有从数量和质量上解决人力资源的短缺,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转型和升级才有基础和前提。

标题:突破要素制约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