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8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杜海济南报道

一起走过上市之路,但不能坚持持续监管。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在去年底的最后两个工作日,共有10家新的三板企业发布了关于更换持续监管保荐人的公告。其中,山东华能设计院有限公司(华能设计,838602)和高盛(青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盛信息,871178)是两家山东企业。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事实上,在过去的2017年,上市公司与监管券商之间的“分手”事件越来越频繁,全年有680多家上市公司与合作伙伴“分手”。从2014年,当时只有8家公司宣布将更换或计划更换监管经纪人,到2015年和2016年,有100多家公司,现在更换监管经纪人的现象可以说是“激增”。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至于监管经纪公司被取代的原因,许多方面表示,这是“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然而,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频频出错,表明市场上仍然存在一种浮躁的心理。”中国北方一家券商的场外交易市场部门主管郝晴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变化的数量增加了

据悉,高盛信息是去年3月22日由资本证券推荐并在新三板上市的。仅仅九个月过去了,两人“分道扬镳”。据高盛信息,“鉴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需要,双方经过沟通和友好协商,决定解除持续监管。”紧接着,高盛与美联储证券签署了持续监管协议,后者承担了持续监管的义务。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华能设计于2016年8月获得东北证券(000686)推荐,并获准在新三板上市。与高盛信息一样,华能设计也选择在2017年底取代监管券商,因为这是“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同时,华能设计与郭蓉证券签署了持续监管协议。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新三板保荐经纪公司实行终身监管制度,但公司上市后仍可改为持续监管保荐经纪公司,这是上市公司的权利。与此同时,股份转让制度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取代了对券商的监管。”郝晴表示,一旦公司有更换监管经纪人的想法,最合适的方式应该是与原保荐经纪人“谈判”终止监管协议,同时找到一个好的监管经纪人来承担,否则公司可能会被摘牌。更重要的是,新老监管经纪人要明确职责,规范、制度化地做好更换工作。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根据《经济先驱报》记者的粗略统计,2014年,只有8家公司声称更换或打算更换由持续监管机构赞助的经纪公司,2015年,这一数字迅速扩大到130多家。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更换托管经纪人的次数超过330次,去年发生了近700起案件,比上个月增加了一倍多。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也就是说,随着新三板上市公司总数的激增,以持续监管取代证券公司的公司数量也在增加。对此,大多数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我们选择“分手”,上市公司仍与保荐经纪保持表面的“互相尊重”,并在公告中表示认可“前辈”的工作。例如,“某经纪公司在担任公司持续监管的主经纪期间,始终遵循勤勉尽责的原则,以专业的服务和丰富的经验履行持续监管的义务。”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然而,从表面上看,它的“解体”并不神秘。

经纪人的综合能力受到考验

“上市公司太多,经纪人太忙。一旦公司的发展出现分歧,“分手”就成为可能。”芮金融分析师刘江源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在他看来,监理业务有更少的钱,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责任。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一些券商囤积了更多的现货,其持续的监管服务难以满足上市公司的需求。为了找到一个更"失落"的对象,企业自然会想办法取代监管经纪人。“此外,当一些企业考虑自身时,如重组并购和再融资,更换经纪公司将有助于项目的推进。”刘江源分析道。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据了解,截至1月4日,新三板共有11,633家上市公司,仅有99家券商发起。平均而言,每一个受资助的经纪公司都必须对117家上市公司进行持续监管。然而,由于监管人员数量的差异,主持经纪监管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刘江源认为,如果主办券商认为公司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可以选择自愿放弃。同时,不仅经纪人在选择企业,企业也在选择经纪人。目前,市场对保荐经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新三板部分券商业务能力结构不平衡,缺乏持续监管能力,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就拿等级制度来说吧,它检验的是持续监管经纪人的综合能力。在与其他上市公司相同的条件下,如何帮助服务板创新层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券商给出合理的财务建议,还需要券商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制定M&A战略、提供融资建议。”山东一家新成立的三板企业的负责人向《经济导报》记者承认,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关企业选择更换监管券商仍有现实考虑。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新闻真实声音

招商证券(600999)成为最受欢迎的“接班人”

先驱报(记者杜海)统计显示,从2017年新三板市场“分手”事件以来,中信证券(600030,股票市场)退出意愿最为明显,全年已108次取消与企业的持续监管协议。中信证券背后的经纪人分别是大同证券、西南证券(600369)、国信证券(002736)和广发证券(000776),分别有33、30、29和22次分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通证券,其他三家券商都推荐了300多家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这些券商有更多的“分手”事件,这是基于他们对大量企业的服务。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那么,在放弃原来的主办券商后,相关企业选择与哪些券商签约?数据显示,招商证券是最受欢迎的一家——2017年,有55家上市公司在与前辈分手后选择了招商证券,招商证券被选中的概率超过了8%。这意味着,每13家企业更换监管券商,就会有一家选择招商证券。郭蓉证券是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券商,被35家上市公司选中,其中大通证券是18家公司的原监管券商。

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事实上,持续监管作为新三板券商的基本业务,日益成为获得优质公司的入口,为后续的做市商、增发甚至ipo业务提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往往成为券商竞争的对象,因此如何为这类企业选择券商往往更有参考价值。2017年,163家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更换了监管券商。在选择新的监管券商时,招商证券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并且在“分拆”后被这些优秀企业选择了12次。

标题:去年发生近700起,这么多新三板公司与督导券商“分手”,背后有何玄机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