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5字,读完约8分钟

四川省华蓥市永兴镇大佛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在山坡上种植300亩优质血橙,现已进入全果期,亩产达到1500多公斤,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可达5600多元。图为果农采摘血橙。邱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2017年12月21日,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恭平村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竹山县因地制宜加大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实现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拓宽了农民致富的途径。朱本双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西藏林芝市八一区张耕乡张耕村的7户贫困户参加了西藏养鸡场扶贫项目。2017年,家庭平均分红为10,500元,对西藏鸡蛋的需求供不应求。本报记者黄俊义照片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通过技能培训和上门就业等扶贫措施,引导农村妇女从“田间地头”走向“作坊”。目前,80多万妇女在附近工作。图为鹿各庄村的妇女在双楼电碳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根据编者按,2017年,扶贫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全社会行动起来,坚持精准扶贫的基本战略,坚持党和政府最高领导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力量和多种举措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的“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取得了巨大的扶贫成效。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从2017年开始,围绕中央政府提出的“在当前国家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脱帽,区域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反贫困斗争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穿过“最后一英里”

2017年,中国精确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确定了国家贫困基础。

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劳动者进村进行贫困认定。对于贫困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贫困发生率是全省的两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0%,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按照“村申请、乡审核、县审批”的程序,按照“一公示、一公告”(乡审核后公示、县审批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认定。对贫困户,根据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情况,结合“两个保障、三个保障”(不吃不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情况,采用“农民申请、民主评议、公示、逐级审核”的程序和“两个公告、一个公告”的要求(村民主评议后公示、乡镇评议后公示、县评议后公告)进行认定,共认定贫困村12.8万个。 全国已查明贫困家庭2948万户,贫困人口8962万人,基本摸清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分布、原因和需求,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开展了“回望”行动,建立了档案,新增贫困人口807万人,剔除了929万身份不准确的人员。

还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2017年2月,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扶贫工作的真实性进行了自查自纠。由于自我检查和自我纠正,245万名脱离贫困的人又回到了贫困状态。2017年3月至9月,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开展建档建卡动态调整,纳入所有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该卡的建立,使我国贫困人口数据首次实现了从村到户到人的转变,为中央政府制定精确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实施最严格的评估体系、确保扶贫质量奠定了基础。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在此基础上,全国加强了对农村的援助,增强了基层力量。为了加强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力量,中央政府要求每个贫困村都要有一个村工作队,每个贫困家庭都要有一个人负责帮助实现全覆盖。目前,已有43.5万名优秀干部被派往基层党组织薄弱分散的贫困村和农村担任第一书记,277.8万名干部被派往农村帮扶。第一书记和驻地干部积极帮助群众想出办实事的思路,推动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启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准确聚焦“深度贫困”

2017年,中国脱贫工作进一步深化。

根据中央的部署,全国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深层贫困地区作为扶贫重点地区,从政策制定、规划、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倾斜扶持,突破瓶颈,启动重大扶贫“工程包”,积极开展交通、水利、电力等扶贫行动,调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中央补助标准。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2017年6月,中央召开了深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准确扶贫的基本战略、党和政府最高领导的工作责任制、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力量和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的“三位一体”扶贫模式,重点解决突出制约因素,重点实施重大扶贫项目,采取从村到户的帮扶措施。以短板为突破口,加强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为做好深层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各地按照因地制宜、以户为单位、以村为单位的工作要求,突出工业扶贫、异地扶贫和搬迁扶贫,实施劳务输出扶贫、教育扶贫和卫生扶贫。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安排28万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42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子商务扶贫试点,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覆盖3万多个贫困村。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近年来,财政扶贫资金大幅增加。2013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787亿元,年均增长22.7%;省级扶贫资金投入1825亿元,年均增长26.9%。安排地方政府债务12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金融扶贫工作明显加强,扶贫再融资政策出台。安排扶贫搬迁专项贷款35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381亿元。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穷人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

“2017年,全国约有100个贫困县申请脱贫。目前正在按照规定的程序稳步前进。”国务院扶贫办公室成员夏庚生说。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扶贫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意识。准确扶贫深入人心,2017年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内减少了6600多万人的贫困,平均每年减少1300多万人。2017年,中国的减贫人数预计将超过1000万。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2017年,全国28个提前申报的贫困县全部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和检查,成功脱贫并脱帽。这是自1986年国家建立贫困县以来,31年来首次减少贫困县的数量。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据夏庚生介绍,江西省井冈山市和河南省兰考县率先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并分别于2017年2月25日和27日被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不久前,全国9个省的26个贫困县也顺利通过了国家专项评估和检查,省政府正式批准其退出。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据了解,从贫困县撤出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原则上,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应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此外,贫困县的退出应完成县级建议、市级初审和省级核查公示审查等程序。在中央层面,扶贫领导小组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国家机关和有关力量对退出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或未完成出境手续的,应责成其进行检查和处理。对于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县,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在最近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的26个县中,中部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均在2%以下,西部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均在3%以下,虚假申报率均在2%以下,漏评率均在2%以下,群众认可度达到90%以上,均符合退出条件。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扶贫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目前,贫困地区自然村供电接近全覆盖,电话普及率达到98.2%,道路硬化达到77.9%;在自然村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农村儿童分别达到79.7%和84.9%;90.4%的行政村有持有合法医疗证明的医生,91.4%的自然村有卫生站。这些比率明显高于五年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俊义)

标题: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