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8字,读完约3分钟

半夜,一个电话打来,杨玉华又上路了。

28年多来,她记不起有多少次有这样的“紧急电话”。白天进行常规访问,晚上访问袖手旁观。“乡村医生就是这样,他们必须随叫随到。”

1986年夏天,医学院毕业后,杨玉华决定在秦皇岛市阜宁县当一名乡村医生。在她行医的大新寨镇,村民们住得很分散,在建安岭村附近的五个村子里没有乡村医生。那些体弱多病的人只能依靠她进行家访,每天在几十条狭长的乡村山路上跑来跑去。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由于低估了乡村医生的工作难度,杨玉华开始工作时确实吃了不少苦头。“我以为乡村医生懂得一些医术,可以给人开药方,但我没想到他会更有勇气。”半夜走在没有灯光的山路上,我当时真的很害怕。”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但是一想到病人还在家里焦急地等着她,我又感到精力充沛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了太多的苦,否则他们不会在半夜来找我,所以我必须走了”。每次我这么想,杨玉华都会加快脚步。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在建安岭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大多数村民都很穷,有时他们付不起十多元的药费。为了不让病人难堪,杨玉华一次又一次地为病人支付医疗费。“许多大病都是由小病拖出来的。如果你能早点治好他们,你就不能把他们拖给病人!”20多年来,一直视病人为亲人,村外许多人亲切地称她为“杨先生”。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去年第一个月的午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杨玉华。当她打开门的时候,她是村里一个病人的家庭成员,她说这个80岁的老人突然吐血,求她快点。

来不及多想,杨玉华拿起急救箱,匆匆赶往病人家中。在冬末的晚上,下了一场小雪,冷风让人发抖。由于路面潮湿多雪,匆忙中的杨玉华不小心摔倒了,导致脚踝剧痛。她咬紧牙关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向病人的家。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杨玉华仔细检查了躺在床上的虚弱老人。在确定是胃出血后,她立即给他打了一针止血针。但是杨玉华仍然感到不安。为了安全起见,她拨了120,然后一直等到救护车到来。由于及时抢救,病人渡过了难关。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刚放下心来,杨玉华撩起裤腿,却发现自己的脚踝已经肿了。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走进杨玉华狭窄的诊所,桌上有厚厚的一叠病历。杨玉华说,这是她的“小档案”,“婴儿病得很重”,村里每个有过疾病的人都在里面。她旁边放着一个破笔记本,特别引人注目。翻到第一页,中间写着“不断进步”,里面写着她多年的治疗经验和研究记录。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28年来,杨玉华累计门诊3600余人次,为村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15万人次,为贫困家庭、五保户和残疾人免费提供3万多元。

崇拜

古人说:“伟大的医生是真诚的”。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疾病的痛苦,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以“大悲心”行医拯救世界。经历了28年的风风雨雨,走在乡村的道路上,无怨无悔,无愧于“杨先生”。(史

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杨玉华28年风雨村医疗路(喜欢中国,爱国,奉献,正直和友好)



(编辑:刘)

标题:杨玉华:村医就是这样得随叫随到

地址:http://www.hellosat.cn/hxzx/1043.html